《Delta病毒襲擊全球!改變台股投資價值⁉》
台股上週最高衝上 18,034 改寫新高,不過創高後迅速拉回,在美股昨晚大跌拖累下,今天再度重挫 260 點,#跌破月線支撐。
但與其擔心現在的點位是否過高,投資人更應該關注「未來的成長性」。
台灣 Q1 經濟成長高達 8.92%,儘管 5 月中旬疫情爆發,但 6 月主計總處還是上修 2021 年台灣經濟成長率至 5.46%,但要注意,這是在疫情於 Q3 被有效控制,而且不影響製造業生產活動的前提下,做出來的經濟預測。
由於在整體產業中,「服務業」所佔的產值超過 6 成,在三級警戒的衝擊下,5、6 月的服務業 PMI 大幅下跌,雖然還沒有比去年疫情剛發生時還低,但未來仍需持續關注服務業、內需產業所受的衝擊,才能更清楚台灣經濟在疫情下的變化。
相對的,在台灣加權指數中,「製造業」卻佔大盤的比重達 83.5%,加上製造業的獲利來源大多在滿足 #國外需求 (出口為主),所以只要能繼續營運,國內疫情對台股的衝擊相對來說就比較小。
總結來說,疫情對「經濟成長率」的衝擊,可能大過對「上市櫃公司獲利」的影響。
---
所以台股的獲利動能,更多要看全球經濟的復甦腳步,因為 Delta 變種病毒的流行,市場擔憂封鎖措施會重新啟動,但觀察「各國 GDP 成長率」與「封城措施」之間的關係,可以看出,各類封鎖措施對經濟成長的 #負面影響逐漸下降,代表人們已逐漸習慣與病毒共存。
同時,醫學專家也指出,美國普遍施打的輝瑞與莫德納疫苗在預防因 Delta 病毒株住院與死亡的有效率達 96%,顯然目前擔憂情緒高過於現實。
整體而言,昨晚美股重挫比較像是漲多回檔,再找了 Delta 病毒當理由。
不過短期波動確實放大了,短線操作、開槓桿的投資人可能要多留意,若是長線的投資人,則可以多關注基本面不受影響,Q2 財報有望繳出佳績的股票,可能短線出現的賣點會是你的 #長線買點。
相關新聞:
https://news.cnyes.com/news/id/4682296?exp=a